×
中国惯性技术学报

论扬琴弹奏的科学性

论扬琴弹奏的科学性王义茹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以“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”的议题.是以中华文华本位为基础的,即中国音乐传统的语言、哲学、美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意义的价值定位.它与西方音乐体系一样具有其独立性和完整性。它的提出,对于发展国民音乐教育具有战略意义.符合国际趋势和世界潮流。为推动国民音乐教育的改革与繁荣.现将本人在教学与实践中积累的粗浅体会发表如下:作为扬琴.自明代后期从海外传入我国至今已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.它每走一步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。现在我们弹奏的扬琴已由最初的双条马蝴蝶琴、扇面琴(每条马七个音)发展改革为四0一、四0二双音扬琴、律吕式大扬琴、五0一扬琴、红旗平均律扬琴、全律活马扬琴、八十一型扬琴√\八型高音扬琴、全律低音大扬琴.无论在音域、音量、音色、音位排列、半音转调、琴体结构和击弦工具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。同时.扬琴的演奏技巧也从最初的单音发展为现在的“单竹、齐竹、轮竹、颤竹、滑抹、揉弦、拨弦、抓弦、点弦及装饰音(花音)十大类技巧。我们完全可以说:扬琴演奏,离不开物理声学;扬琴击弹(触弦)离不开力学;扬琴音律离不开数学l扬琴制造离不开设计、机械、冶炼、化学等学科……,因此扬琴事业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艺术,科学也是扬琴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基础。一、扬琴演奏中的惯性运动谈起惯性,我们必须知道世界动力学的奠基人,英国大科学家牛顿.是他纠正了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,最先提出“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”。他认为:在一定速度下的物体运动.就会产生一定的惯性作喟,如百米运动员在冲出终点线时并不能立即停步.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还要冲出好几米…….这些现象说明了惯性的普遍存在。扬琴演奏是一种全身运动,但从狭义上讲.它也可说是一定速度下的腕指运动,是运动就会有惯性存在。我们不可能每个音符都笨拙地去用力弹奏.若给扬琴演奏划一条力度线.我们就会发现惯性贯穿始终。在教学中.我们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弹下去的力度把其它音带过去,这带过去的可能只有几个音.也可能是一大串音l可能是旋律的一部分。也可能是由音阶、琶音和弦组成的经过句。它依靠开始爆发音的推力而形成的惯性来完成整句的演奏。在这里的惯性弹奏正如牛顿的惯性定论所讲:“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。”这种不需要力的维持运动.使演奏大大省力.尤其在音乐进行中的一些大气息、长呼吸的句子,惯性更是不可缺少的演奏手段。反之.如果我们对惯性认识不足,惯性就会给我们演奏带来麻烦。如在演奏音阶急逮反行处或在一段华彩和旋律转弯处,或在音量强弱变化、起伏较大处往往控制不好。虽不用力.但仍保持向前的冲力.这其实就是惯性在起破坏作用。在转弯处,如果惯性得不到控制.弹奏自然容易失去稳定与平衡。这也好比滑冰运动员在弯道上滑行.运动员要重心向圈内以减缓惯性.避免摔出跑道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保持向心力,克服离心力的平衡运动。扬琴音阶等弹奏就是一种保持向心力的惯性控制运动,上行时重心要向上,下行时重心要向下,转弯时要注意重心转移.转移时要注意腕指的松驰与平稳。这样.在弹奏中惯性得以施展,离心力得以克服,音阶的弹奏才能在平衡中快速而均匀地跑动。二、扬琴弹奏中的反作用力牛顿的第三定律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,这个定律指出: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.这个物体对那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.那个物体也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。如入走路时用脚蹬地.脚对地面施加了一个作用力.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,使人前进.扬琴弹奏也一样,琴·109·●,。SI鹰童

上一篇:《巴尔扎克》造型惯性的去除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