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中国惯性技术学报

改掉这个审美惯性,穿衣品味就能大幅度提升!

这是丁的第814期推送

每周一三五七晚8点更新

- 审美惯性 -

最近丁丁越来越感受到,很多人会有一种“审美惯性”,会阻碍我们在审美方面的提高。

“审美惯性”有什么表现?该怎样去找对策?培养审美的终极难点在哪?

看了今天的文章大家可以自查一下,也欢迎来评论区聊聊自己/周围人身上有没有这种现象。

那我们赶紧开始吧!

你有“审美惯性”吗?

▍审美惯性是什么?

前段时间,我让新来的小助理做一个视频。跟她说想要开场活泼生动一些,抓住观众的注意力。

结果一看她交的成品,差点笑(气)晕过去:短短几秒的开场里,她加了十几个动态和声音效果!

后来她也觉得自己的做法很好笑,但当时就陷入一种“审美惯性”里:

想要某种效果,就拼命往里面加元素。结果太多太满反而没有重点,让观众看不下去。

那我预期是什么效果呢?可以是把正片中精彩的话剪在一起,做一个小开场,再出现标题拉开序幕。

这就不是在元素层面去吸引观众了,而是靠一些剪辑的手法去制造亮点,更含蓄也更高级。

听完这个小插曲,我们再来想想“审美惯性”在穿搭上会有什么表现。

▍叠加元素的审美惯性,在穿搭上也很常见

大家可能也接触过一些中年妈妈们,觉得衣服太素了,就想着要在上面绣一朵花才好看。

▲淘宝上经常能见到这种大绣花单品。

而在我们年轻人身上,经常表现为想要穿幼态些,第一反应就是在衣服上加各种甜美装饰。

▲蝴蝶结、荷叶边、木耳边、抽褶、蕾丝、钉珠全部来一点。

想要酷酷的,就铆钉、破洞、金属大链子来一套:

这种对叠加元素的执着,真是有点根深蒂固。

以前我也曾陷入这样的审美惯性,觉得自己长相偏成熟,想穿年轻点,就买了红白格子的一字肩抽褶上衣。

▲但这类衣服对我来说太甜美了,超过我的风格上限,穿起来真的很别扭。

对我来说,我的风格能接受的甜美程度就是这种了:

▲一点灯笼袖的设计,或者简洁的版型加一点不明显的荷叶边。

幸好现在渐渐摆脱了这种叠加元素的“审美惯性”,审美才有了明显提高。

怎样摆脱“审美惯性”?

▍技术层面:理解衣服时尚感的来源

从挑选衣服的层面来讲,我们一定要把观念扭转过来:

衣服要变时尚,可以从设计本身去变,而不是单单从装饰物上。

关于设计感的文章,丁丁写过好几篇了。很多人以为用装饰物提升时尚感很简单,实际上好看的装饰物对工艺、面料要求很高,做不好就变土气了。

比如这个看似不难的西装荷叶边下摆,学渣抄学霸就是这种结果:

那怎样才算从设计本身去提升时尚感呢?

我想起很早之前的这套搭配,虽然是2018年的了,但现在看还是很喜欢,依旧不过时,助理妹子也说对这套记忆很深:

上衣和裙子的线条都简洁干脆,用后背挖空、高开叉做出了设计感。T恤的领口到袖子的弧线,也做得很流畅优雅,从一众普通T恤里脱颖而出了。

这些就是设计的细节,不需要显眼的装饰,不动声色中就有玄机,让人眼前一亮。

如果觉得上面的款式不够日常,那丁丁再来举例几个超级日常的例子。

上次的文章底下有读者留言说,虽然卫衣+牛仔裤被丁丁在反面例子里 cue 到,但觉得太舒服了,不想太麻烦去穿衬衫和长裙。

我很理解这位姐妹的想法,休闲风确实行动方便,但我的意思并非卫衣+牛仔裤都不好——即便都是休闲风,差别也是很大的。

就拿她提到的卫衣来说,暖风格女生选卫衣,如果被“审美惯性”影响,可能会觉得自己要弄点卡通图案、毛茸茸装饰才叫“暖”。

▲但通过设计来增加暖感的话,一个小高领、一个不夸张的泡泡袖设计、一个温暖的颜色,就足够暖了。

上一篇:偷吃不关孩子的事?击破惯性外遇者的5大误区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